几十架歼20无处遁形:台湾4倍高价购美国E-2D,还得看对方脸色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6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92

台湾高度重视空中预警能力,但受限于自身技术,只能依赖美国采购预警机。1995年,台湾引进了4架E-2T预警机,9月20日抵达高雄港,机号分别为2501、2502、2503、2504。由于机队规模有限,无法实现全天候预警,因此1999年增购两架E-2K预警机,机号为2505、2506。其中,E-2T型号相对老旧,而E-2K则配备与美军E-2C Group II型相同的先进APS-145雷达。值得一提的是,4架E-2T的部分零部件,例如尾部着陆钩和机鼻舱盖,沿用了E-2B的设计。E-2C系列包含Group 0、Group I、Group II和“鹰眼”2000等多个型号。鉴于E-2K性能已属先进,无需升级,因此2008年,4架E-2T前往美国进行现代化改进,升级标准参照E-2C系列最先进的“鹰眼”2000型,并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完成升级返台。

编号2503预警机似乎与起落架故障格外“有缘”,1997年和2022年两次飞行任务中,起落架均未打开,导致飞机严重受损。第一次事故后,台湾方面斥巨资送往美国维修,甚至调配了正在生产线上的E-2C替代,才得以修复。然而,第二次事故的损失过于惨重,评估结果显示修复费用高达20亿新台币(约6200多万美元)。高昂的维修成本最终导致这架预警机退役,转为训练用途。如今,台湾空军仅剩5架预警机服役,严重不足以满足早期预警需求。

台湾海峡附近,解放军空军活动日益频繁,给台湾空军预警机制带来极大压力。与此同时,台湾方面使用的E-2C“鹰眼”2000预警机技术相对落后,而美国E-2系列预警机已发展到E-2D的先进水平。

这五架预警机,台湾能否送回美国改装成E-2D型?答案是否定的。原因有三:首先,虽然E-2C和E-2D机体相同,但内部电子设备已完全不同。其次,E-2D采用两台劳斯莱斯T56-A427涡轮螺旋桨发动机,单台功率5100马力;而E-2C使用的是两台通用电气T56-A14发动机,单台功率4900马力。强大的发动机使得E-2D在航程、爬升率和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,并降低了维护成本。

其次,E-2D采用AN/APY-9有源相控阵雷达,而E-2C则使用AN/APS-145机械扫描雷达。AN/APY-9体积和重量都更大,对机体空间和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需要更强大的电源才能满足其运行需求。再次,E-2D的升级不限于核心雷达,还包括AN/ALQ-210电子战系统、空中加油装置、先进通讯系统、玻璃化座舱及配套显示器等多项配套设备的更新换代。因此,E-2D已是一型全新预警机,与其对E-2C进行全面升级,不如直接更换新机更有效率。

台湾正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提升其预警能力:一是持续升级现有的两架E-2K预警机。今年二月,诺斯罗普·格鲁曼公司与台湾汉翔公司在新加坡航展上签署合作备忘录,计划沿用F-16V“凤展计划”的合作模式,重点升级E-2K的Link16数据链。尽管台湾已拥有Link16数据链,但其功能受限,无法与美军作战平台实现完整的信息互联互通;此次升级旨在实现E-2K与美军作战信息的无缝对接。二是计划采购6架新型E-2D预警机,总价约23.6亿美元,单价高达4亿美元,若计入服务费用和备件,总价将超过30亿美元,单价将达到5亿美元,是美军自用价格的5倍。台湾不惜巨资采购E-2D,主要看重其关键功能。

梅复兴等台湾军事专家评估,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部署的歼-20战斗机至少有数十架。这些第五代战机对台空军构成重大威胁,其隐身性能使其不易被发现。然而,台湾若能成功引进E-2D预警机,则可提升对歼-20的早期预警能力。 歼-20主要依靠隐身设计和吸波涂料,针对X(8~12兆赫兹)、C(4~8兆赫兹)和S(2~4兆赫兹)波段雷达进行隐身,因为这些频段是现役大多数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常用波段,这是其“窄频隐身”策略的核心。 这种设计思路并非歼-20独有,F-22和F-35也采用了类似方案。目前,只有美国的B-2轰炸机具备全频段隐身能力。

高频段的雷达频率较高,而U、H、F等低频波段雷达,频率低、波长长,探测距离远,但精度较低。例如,E-2C预警机使用AN/APS-145雷达时,在9150米标准工作高度,能探测到560公里范围内超过2000个飞行目标,然而其目标坐标数据精度却很差。

技术进步使美军E-2D预警机搭载的AN/APY-9雷达具备探测隐身飞机的能力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2020年底的公开报告显示,最新型E-2D可探测低雷达反射截面目标,其探测距离理论上超过500公里。因此,若E-2D部署在台湾西部海域,其探测范围可覆盖福建全境,从而使台湾军事专家所言的E-2D购入后可探测到福建起飞的歼-20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。

台湾空军和美国方面的观点,认为歼-20并非全频段隐身,这都只是片面之词。事实上,歼-20的设计伊始就已将全频段隐身作为目标,而非仅追求窄频段隐身。即使存在某些特定频段的隐身性能相对薄弱之处,其影响也远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么严重。

关键在于台湾能否采购到E-2D预警机,这已成为一个严峻问题。台湾现役所有E-2系列预警机预计将在2028年前后全部退役。虽然台湾方面多次争取购买新型E-2D,但预算始终未能落实,美国方面对相关采购案的批准也持谨慎态度。 鉴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计划于2024年底停止E-2D的生产,时间已十分紧迫。

日本追加采购5架E-2D预警机,致使生产线延后2至3年关闭。这意味着台湾若未能在2028年前启动专案采购,将错过这最后的订购窗口。一旦生产线停产重启,6架E-2D的采购成本将暴增至80亿美元,成功几率几乎为零。目前困境并非台湾方不愿购买,而是美国迟迟未批准,这其中原因扑朔迷离。台湾军事专家认为,E-2D的购入将有效压制解放军数十架歼-20的隐蔽行动,但此说法或有夸大之处,旨在推动采购案的进行。美国方面迟迟未松口,或许是认为以五倍价格出售亏损,意图将价格提高至八倍甚至十倍,谋取暴利。总而言之,台湾当前的采购之路充满挑战,未来走向仍需观察。